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須達多長者的來歷傳說
2025-07-21
吉祥天母的起源典故
2025-07-19
五代十國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7-18
清代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7-16
明代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7-15
北魏時期的阿彌陀佛造像特點
2025-07-12
普賢王如來佛父母是指誰?
2025-07-10
五代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7-09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發(fā)布時間:2019-12-20 09:31
自在觀音
觀音菩薩端莊慈善,慈眉善目,永遠帶著慈悲的微笑,對于人世間的一切苦難,她都能看得見,聽得到,而她又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隨時感應.既拯救人們脫離苦海,也給眾生帶來希望,因此成了中國人、韓國人、日本人最親近的菩薩。
可以肯定的是,觀音信仰的起源反映了古印度佛教徒對救世主的渴望,中國古代人接過這一信仰并其發(fā)揚光大也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對被拯救的需求是多么的強烈。對觀音的崇拜,毫無疑問是對佛陀信仰的進一步發(fā)展。佛陀教給了我們認識世界和尋求解脫的方法,然后他進入涅磐狀態(tài),生活在遙遠的天上。而我們這些凡俗眾生仍在塵世間受苦,我們需要神靈來幫助我們應對日常生活的艱辛和時不時出現(xiàn)的天災人禍。于是,觀音菩薩應聲出現(xiàn)了,與佛陀一樣的大慈大悲,與佛陀一樣的憐憫眾生。
“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?!?,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災禍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,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希翼。大慈與人樂,大悲拔人苦,觀音菩薩在現(xiàn)實婆娑世界救苦救難的品格,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