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明代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7-15
北魏時期的阿彌陀佛造像特點
2025-07-12
普賢王如來佛父母是指誰?
2025-07-10
五代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7-09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
2025-06-04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7-23 10:30
十六國時期是我國石窟寺藝術發(fā)展的第一個階段,這個時期,不管石窟寺的空間模式或是佛造像的塑造手法,基本都是西方藝術的風采。十六國時期的佛像具有極強的藝術風格及特點,這些佛像不但體現了當時佛教文化的傳承和創(chuàng)新,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。十六國時期的佛像特征主要包括頭部特征、背光設計、面部特征和佛座造型。
十六國時期的佛像頭部一般為束發(fā)式高肉髻,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,無發(fā)紋;大型佛像多見分綹式,有分組狀發(fā)紋。眼大橫長呈杏仁狀,目光平視,鼻梁高挺,容貌端莊清秀,神態(tài)平靜溫雅。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佛像的經典形象,體現了佛教藝術的審美風格。十六國時期的佛像通常衣著通肩式袈裟上飾有平行的U形衣紋,簡潔疏朗。雙手拱于胸腹間,手心向內合為一體,結跏趺坐于長方形臺座上。背光設計一般為同心圓形;而佛座一般為造型簡單的四方臺,或是四足束腰須彌座。
這一時期的菩薩像展現了獨特的藝術特征。菩薩的面相設計展現了莊重慈祥的特質,令人感到溫暖和親切。菩薩像的身體比例一般是上半身半裸,下身穿裙,這種穿著既顯得莊重,又展現了美感。此外為了提高視覺效果和裝飾性,菩薩像的配飾增加,這些配飾不僅增加了菩薩的美觀度,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審美觀念。大裙寬肥飄逸靈動設計,使得菩薩像從視覺上更生動以及具有動感,這種設計風格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。
莆田市大莊嚴佛像工藝有限公司(妙莊嚴藝術(福建)有限公司)主要經營:銅雕佛像、脫胎佛像、銅香爐、銅雕神像、銅雕動物雕塑、銅雕人物雕塑、銅雕觀音菩薩、青銅器、銅雕工藝品等。 是福建知名的銅雕工藝品雕刻廠。擁每種有雄厚的師資團隊,專業(yè)的技術人才和各種高科技的雕塑機械。我廠是一家具有獨立設計、雕塑、鑄造、安裝施工能力的單位。擁有各種完善大型的先進生產設備。在產品設計,藝術造型,表面效果方面擁有莆田學院藝術系的多位教授對其全程指導。鑄造部擁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高級鑄造技師指導生產及制作。我廠本著“以質量求生存,以科技求發(fā)展”為原則,努力為廣大高僧大德提供優(yōu)質服務。咨詢電話:18250514111